《干細胞制劑制備與質檢行業標準(試行)》在滬正式發布。

1月30日,《干細胞制劑制備與質檢行業標準(試行)》在滬正式發布。這是目前國內干細胞領域首個聚焦干細胞制劑制備與質檢的行業標準,專家認為:該標準涵蓋干細胞種類廣、覆蓋流程全、適用范圍寬,具有較高的參考和推廣價值。
隨著干細胞在治療重大慢性疾病、嚴重創傷修復方面的地位和價值日益凸顯,干細胞正在徹底顛覆傳統醫學,引領生物醫藥領域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在干細胞基礎研究和轉化應用快速發展的同時,干細胞研究單位難以獲取來源清晰、質量可控的干細胞制劑,以及由此帶來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數量不足等問題,是制約我國干細胞行業快速健康發展的主要瓶頸。資料表明,《干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出臺已3年有余,但我國僅有35個項目完成了國家項目備案,僅有少數單位能按照國家標準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
2019年1月30日下午,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新聞發布會現場,對標準進行了詳細解讀。
1)目前,全球范圍內尚無國家出臺干細胞相關國家標準。
2)國際多以美國血庫聯合會(AABB)的細胞治療板塊和國際細胞治療認證協會(FACT)的細胞處理機構標準為參考;
3)在國內,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干細胞生物學分會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先后發布了《干細胞制劑制備質量管理自律規范》和《干細胞通用要求》。
4)研究團隊參照國家相關管理辦法、指導原則及國際AABB標準的設計理念,結合多年來干細胞制劑制備與質檢的實踐操作經驗,起草了《干細胞制劑制備與質檢行業標準(試行)》。
5)本標準圍繞干細胞制備質檢工作所涉及各部門(機構)的職責及特點,圍繞樣本采集接收、樣本和細胞制劑運輸、樣本和干細胞制劑制備、質量檢驗控制、樣本放行和應用、細胞制劑存儲、信息管理及追溯等各環節進行了規范,為從業者開展干細胞臨床研究提供了規范的標準。
每一個經過制備質檢平臺“出品”的成品干細胞都要經過一系列標準化的制備程序和 10多項標準化的質檢程序。除了常規意義上的細胞采集、運輸和制備,還包括細胞鑒別、純度檢測、異常免疫學反應、生物學效力試驗等眾多環節。只有通過了層層“關卡”的干細胞成品,才能最終被平臺“放行”進入臨床研究。
該行業標準的發布與實施,將進一步推動干細胞制劑領域全流程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促進干細胞行業政產學研資用全鏈條持續健康發展,也必將為干細胞領域國家標準的制定出臺奠定堅實基礎。